节能环保的口号人人挂在嘴边,绿色两个字成了现代人所热衷追捧的一种格调。
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煤矿的大规模开采,造成大量的采空塌陷,地表开裂,原有的水生态系统被破坏。
代表们说,综上所述,山西省的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已迫在眉睫,山西省已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了 《山西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并得到了水利部的大力支持,建议水利部将山西省列为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试点省份。水土流失、生态失调,导致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来,尤其是干旱严重,不但造成粮食减产,还给部分山区人畜饮水带来极大困难。挖了一山煤,流走一条河,据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开采1吨煤对水资源的破坏量为2.48立方米,全省每年因采煤平均煤矿排水量约15亿立方米。煤炭大省亟待解水困、补短板。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山西省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全团建议,请求国家将山西省列为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试点省份。
山西省地下水保护规划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全省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1.06万平方公里,严重超采区面积为5097平方公里,超采区地下水的开采量为15.3亿立方米,超采量达5.1亿立方米。大量地下水转化为矿坑水被疏干排出,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煤炭对山西既是产业问题和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山西含煤面积6.4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0%,119个县(市、区)中94个有煤炭资源。
下一步要加快建设大型坑口电站,按照国家关于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建设要求和国家电网发展规划,重点规划建设8个大型煤电基地,积极争取大型煤电基地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规划。要继续拓展1000千伏和500千伏送电线路,到2011年建设10条晋电外运通道,增加输送能力3000万千瓦。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延伸煤、拓展煤、超越煤,才能使煤炭这篇大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有价值,进而成为全国经济版图中的精彩篇章。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不断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全力打造国家的低碳绿色新型能源基地。
煤层气(瓦斯)产业健康发展,2009年完成瓦斯抽采32.31亿立方米,利用12.18亿立方米,同比提高31.34%和65%,晋城煤业集团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高浓度煤层气抽采利用企业。这次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是我省煤炭产业由大到强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在更高起点上建立了煤炭产业新秩序,有效遏制了困扰我们多年的矿难频发、资源浪费、生产粗放等突出问题,对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产生了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为实现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迎接下一轮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特别是注意方式方法,加强舆论引导,努力让被整合煤矿、当地群众、整合主体、地方政府四满意,让合法的资产和利益受到保护,让原有的惠民政策得到延续。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峻的2009年,全省煤炭产销量逐季增长并在11月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加快解决矿城矿山矿区矿工问题,让资源优势更好地造福三晋人民伴随煤炭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资源型地区特有的四矿问题,特别是山西作为能源大省,四矿问题关乎发展大局,影响群众生活。煤矿采区资源回收率由46%提高到75%,多小散乱的产业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
到2011年全省煤层气(瓦斯)抽采量将达到70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50%。特别是通过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刻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中蕴藏着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推进节能减排的机遇,淘汰落后产能的机遇,弥补社会事业欠账的机遇,从而进一步打开了发展视野、提升了发展境界,坚定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煤炭产业素质的决心,把利长远、打基础、惠民生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不盲目追求GDP增速,坚定不移地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山西煤炭产业转型发展正迎来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为全省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通过整合,煤炭企业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矿井数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70%的矿井达到年产90万吨以上,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山西煤炭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我们在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上付出很大努力,煤矿数量由2000年的5300多座下降到2600座,但是多小散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目前国有重点煤矿棚户区改造已完成2092万平方米,9.53万户矿工受益。以国家批准在山西建立煤炭开采综合补偿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为标志,有效地将采煤过程中造成的资源、安全、环境等外部成本内部化
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月16日宣布,今年2月份的原煤产量为994万吨,同比增加34.7%,同期的煤炭销量为875万吨,其中自产内煤为74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36.3%及27.5%;而自产煤出口仅11万吨,去年同期为12万吨。1-2月份累计煤炭销量同比增加37%,至1,587万吨;原煤产量2,043万吨,同比增长39.3%1-2月份累计煤炭销量同比增加37%,至1,587万吨;原煤产量2,043万吨,同比增长39.3%。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月16日宣布,今年2月份的原煤产量为994万吨,同比增加34.7%,同期的煤炭销量为875万吨,其中自产内煤为74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36.3%及27.5%;而自产煤出口仅11万吨,去年同期为12万吨此外,于澳大利亚的WATERMARK项目早已获批,预期项目的发展时间表会比预期快。张克慧称税率最低达3%,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由于属整个行业面对的问题,相信神华方面仍有优势。
改革的方向已经很清楚,就是由从量计征变为从价计征。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说,在近年来资源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现有从量计征方式已经脱离实际,资源税收入不能随资源产品价格和资源企业收益的变化而变化,税负水平过低,难以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造成资源浪费。
海外投资回报率至少10%中国神华执行董事兼总裁凌文在业绩记者会上表示,若母公司的项目成熟,可一个一个注入上市公司,并会继续推进整体上市,但暂未有时间表。今年煤炭销售量目标为2.72亿吨,较去年增长7%,商品煤产量目标2.29亿吨,同比增长8.9%,而发电量及售电量则各增长约20%。
中国神华去年总市值达1007.65亿美元,较2008年上升103.6%,位列全球煤炭上市公司首位及全球综合矿业上市公司第三位。资源税是对在中国境内从事资源开采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中国神华管理层与国内券商分析师会议的内容指出,公司预计今年一季度煤炭销售7000万吨,同比增逾20%。预计公司今年出口煤的合同在3至4月可以签订。中国的资源税征收问题讨论多年,今年或将正式出台。高培勇指出,从价计征方式间接提高了资源产品的价格,有利于完善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一定程度上限制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促进节能减排,符合国家目前倡导的低碳经济。
现行资源税采用从量计征,征税范围仅限于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等七个品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致使国内经济迅速下滑,推出怕加重企业负担,影响相关企业发展。
凌文还表示,会关注海外收购机会,会以煤为基础,并考虑项目风险能否控制,而海外项目以及再生能源项目的内部回报要求,最低要达10%。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中国神华(601088.SH,01088.HK)相关高层昨天在香港透露,预计资源税今年出台,且税率最低达3%。
)去年正式公开招标,有超过10家公司投标,今年会进入第二轮招标阶段,相信无论在开发、建设及配套方面均有优势。国家希望建立煤炭储备基地,而神华已在华东及华南作出部署,已有基地的选址。
凌文在业绩记者会上表示,预期今年现货煤价会在高位水平波动。该公司今年5500大卡下水煤港口长约合同价为每吨570元,同比上升每吨30元。他透露,蒙古的TT项目(位于蒙古的南戈壁省,距我国边境约为170 多公里,煤矿储量超过500亿吨,其中有1/3为半软焦煤,1/3为动力煤,是全世界最大的焦煤矿。中国的资源税改革已反复论证多年,之前曾两次被搁置:2007年担心在经济过热时期推出会加速物价上涨,增加通胀压力。
海外并购以煤为主中国神华财务总监张克慧预计资源税很快推出,有一些分析师预期资源税将于4月推出总的来说2010年煤炭水平应该是一个比较高水平的年份,存在供应没有增加需求增加的情况,现在日澳谈判涨价的趋势也反映市场状况,中国现货价格是按国内价格的波动,实际是在中国的市场价格在影响世界煤炭价格。
从用户的心理来说,明年国际市场价格肯定会涨,最理想的涨幅是涨到刚好比中国国内价格高,抑制住中国企业的进口冲动,但是这很难做到。2010年的国际煤炭市场走向是,总体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上涨程度根据中国煤炭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明年中国的进口量,具体下降的幅度不好说,但肯定会很大,不过也不至于没有进口。因为2009年经济危机,日本、韩国、我们的台湾都少进口,很多煤没地方去造成了2009年年初的低价,他的低价又造成了运力的低价,所以2009年年初很轻易拿到世界市场很多便宜的煤,但是2010年不一样,从目前状况来说世界经济在恢复,尽管恢复程度不一样,欧洲美国还有很多麻烦,但是亚洲的市场先走了一步,特别是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看整个世界煤炭能供给多少,我们消费多少,这样才能说出我们价格的走向。
留言0